欢迎光临昆明公墓网官方网站!
  咨询电话:13678754702

常见问题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常见问题

藏族对死亡的诠释

2024-10-18 昆明公墓网 289

藏族对死亡的诠释

 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,但不同民族对死亡的理解不同,因而衍生出的丧葬习俗、丧葬文化也不尽相同。

  死,在藏族大众观念中并非意味着生命的终结,而是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。因为藏传佛教讲究“万物有灵”、“生死轮回”之说,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外壳与灵魂的结合体,人即是灵与肉的结晶,躯壳不外乎是灵魂的载体,死亡只是二者的分离,灵魂逸出废旧躯体投转另一新的躯体继续存在,周而复始。但佛教指出生命是在“三界六道”中轮回,行善业者可进入三善趣(天、人、非天),行恶业者会堕入三恶趣(地狱、畜牲、饿鬼)。人们极力想进入三善趣,避免掉入三恶趣。相传8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的高僧莲花生大师所著的《西藏生死书》一书,被西方称为“死亡和新生的艺术”。

  现在对西藏古代丧葬观了解不多,但通过对西藏近现代丧葬的研究,发现尽管西藏存在纷繁的葬式,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以及贯穿于各种丧葬仪轨中的观念大致相同。无论是天葬、水葬或是崖葬、火葬等,无不讲究“中阴得道”之说,佛教的“万物有灵”、“生死轮回”观念主导着西藏的各种丧葬行为,也导致藏族的丧葬习俗与其他各族存在较大差异,独具特色。

  藏族对“死亡”即“新生”的理解,使人们能坦然面对死亡,全无恐惧和悲痛。不但临终者能安然接受命运的安排,不受任何精神折磨,而且逝者的亲朋好友也不象其他地区在各种表现中显得那么悲戚、沉痛。马丽华在《灵魂象风》一书中记载了一位藏族同事为其亡弟周年忌时所作的一首祭诗:

  兄弟你走了请放心地走吧,

  我会到寺庙为你点灯祝愿,

  希望你早日转生返回人间,

  我们又可以一起欢乐相聚。

  这首诗代表了藏族对死亡的理解。亲友的死亡,不过是暂时的离别,重逢有时,当然也就用不着极度悲痛了。

  藏族对生与死的这种独到理解、诠释,是形成藏民族各种民俗文化内核——乐观天性的根源,这种理念,使藏民族在与自然的关系中,更注重适应,而非斗争。

以上就是关于“藏族对死亡的诠释”的全部介绍,如果需要详细了解,请联系张经理,点击拨打电话咨询13678754702(直接拨打)

昆明公墓网是昆明市专业的集殡仪服务、殡葬用品、墓地选购为一体的综合网络服务平台。可销售墓地有:昆明青龙园公墓、昆明金陵公墓、晋龙如意园公墓、昆明长松园公墓、昆明祥安陵园、昆明玉案山公墓、昆明龙凤公墓、昆明晋福古园、昆明宝象山公墓、昆明金宝山公墓、狮山生态陵园、昆明祥和陵园、昆明观音山公墓、昆明天碧陵园、昆明凤凰山公墓等。

昆明购墓,全程服务,免费购墓顾问,免费陪同看墓,只需提前电话预约免费专车上门接送。

昆明公墓网

昆明购墓全程服务

24小时咨询热线:13678754702

联系方式

13678754702

昆明公墓网微信

扫描加我微信